“網課一代”
1193萬人“同臺競技”
今天,2022年全國高考正式拉開大幕。除上海外,全國的高三學生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迎來他們的“人生大考”。
高一時,趕上新冠疫情暴發(fā)。隨后的高二、高三,反復停課、居家、上網課成為常態(tài),戴口罩考試也成了他們的獨特記憶,甚至還有一些校園出現(xiàn)了疫情感染。這些無疑給他們的高中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。
另一方面,今年高考人數(shù)再創(chuàng)新高,據教育部公布信息,2022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(shù)達1193萬人,比去年增加115萬。按照去年全國高考本科錄取率41%計算,今年近600萬人無緣本科。
這屆考生真的,難。
“速成技巧”已成往事
今年的高考還是“雙減”之后的第一年高考,語文考試一結束便引得網友熱議,“紅樓夢之匾額題名”、“圍棋術語”等題目又體現(xiàn)了哪些改革信號呢?我們先來看一下全國甲卷和全國新高考Ⅰ卷的作文題目:


據中國教育報介紹,教育考試院今年共命制全國甲卷、全國乙卷、新高考I卷、新高考II卷4套高考語文試卷,試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加強教考銜接,有效服務“雙減”,切實引導教學。命題在教考銜接上精耕細作, 充分釋放服務“雙減”改革的鮮明信號。引導學生減少“機械刷題”、提高能力素養(yǎng)……
簡而言之,就是“速成技巧”和“題海戰(zhàn)術”或將無用武之地,高考題目不僅要越來越靈活,還更要注重其應用,難度、寬度、廣度和新穎度要并行。這對于考生來說,無形中增加了很多壓力。
作為畢業(yè)多年的父母,看過題目,又有誰不感嘆,太難了。

拒絕一考定終身
你的Plan B 準備好了嗎
面對一年比一年激烈的競爭,考生們拼命地滑動筆尖把十幾年寒窗所學奉于紙上。“一考定終身”成為了莘莘學子們的放手一搏,然而2022年有1100萬學子趕考,如果想沖進名校,除了努力發(fā)奮圖強,飽覽群書、暢游題海外,又是否能有“彎道超車”,開辟出另一條破局之路呢。
眾所周知的華僑生聯(lián)考,也稱“華僑港澳臺高招聯(lián)考”(注:不占用高考名額)。這是中國教育部單獨為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學生設計的專門高考,也是港澳臺僑學生報考內地大學的主要途徑,其分數(shù)線低、題目較高考容易、報考人數(shù)少,競爭壓力小等優(yōu)勢,被許多家長們關注。
以2022年數(shù)據為例,參加華僑生考試的有5050人(香港3129人,澳門558人,臺灣1178人,華僑185人),相比于2022年全國高考人數(shù)1100萬人,五千人左右的競爭壓力明顯少了很多。而且根據往年經驗,錄取分數(shù)線曾低到400分便有機會上“211”、“985”。不得不感嘆,這賽道!“真香”!
至于題目難度,根據華僑生考綱來看,作文命題方式不同,對考生要求不同。聯(lián)考普遍是命題作文,學生好寫,審題立意難度不大,可寫成記敘文也可以寫成議論文,而且是兩個題目任選一個;普通高考近年來普遍是材料作文,考生容易偏題。華僑聯(lián)考要求學生會寫簡單的記敘文或議論文就可以了,而普通高考則要求考生除了掌握基礎等級還要做到發(fā)展等級中的深刻、豐富、有文采、創(chuàng)新等。
然而,不是所有家庭都可以選擇“華僑生聯(lián)考”這條路,但是孩子的教育與前程受到每個家庭的高度關注,教育無小事,那么,怎樣才能真正的成為“華僑生”?
重要提醒!2022年普通高等學校聯(lián)合招收華僑港澳臺學生簡章http://eea.gd.gov.cn/
其實,孩子要想參加華僑生聯(lián)考,較為快捷的方式便是取得外國長期或永久居留權。
現(xiàn)如今,擁有一個海外身份已經成為高凈值人士的標配之一,他們有的是為了自己將來的養(yǎng)老提前做規(guī)劃,有的則是為了擴展自己的事業(yè)版圖,但其中更多的是為了子女可以享受更優(yōu)質的教育資源,接受更先進的教育理念。
此外,如果能提前規(guī)劃海外身份,除了海外優(yōu)質的教育資源外,即便選擇回國深造,華僑身份的學生也可以享受低分錄讀國內名校的福利。
您也可以花30秒時間評估一下自己適合哪個項目
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
















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

 
        